| | |
|
09/16■胡硕堂|评论:源头活水与诗魂重铸 论《唐古拉山与沱沱河》的当代诗学价值
|
|
|
在这个被技术理性与物质浪潮裹挟的时代,诗歌仿佛成为一座漂浮于喧嚣之上的孤岛,在形式主义的自我狂欢与精神高度的悄然塌陷之间摇摆不定。当同质化的表达湮没个性,当“小我”的浅吟遮蔽时代涛声,诗歌何为?诗魂何依?吴耿渔先生的诗集《唐古拉山与沱沱河》,恰似一脉源自青藏高原的澄澈活水,以其质朴而深沉的流淌,为可能陷入迷途的当代诗坛提供了极具启示性的回应。
唐古...
详细>>
|
|
|
|
|
|
09/16■2025第二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南宁开展
|
|
|
9月14日,“交融与共生:2025第二届中国—东盟美术作品双年展”在广西美术馆开幕。
展览面向中国及东盟国家艺术家公开征集作品,共展出178件美术作品,涵盖中国画、油画、版画、水彩画、雕塑等多元美术门类。展览以多元美术形式展现中国与东盟各国艺术形态与审美观念的交融,探讨科技与人文艺术的相互促进,作品既承载着各民族独特的文化记忆与审美意趣,也传递着艺术家对时代生活的观察与思考。
...
详细>>
|
|
|
|
|
|
09/16■ “边界之上——张子康作品展”在上海开幕
|
|
|
吸引 140×180cm 2025 综合材料
在分类与标签盛行的时代,艺术常被禁锢于学术框架与风格话语之中。张子康的绘画却以一种近乎觉醒的姿态,挣脱这些束缚,带领我们走向一种超越文化、地域与学科界限的“生命观看”。
他的作品不诉求于叙事的清晰,亦不迎合视觉的舒适。黑白色调中涌动着的粗砺肌理、模糊变形的身体、断裂重组的痕迹,皆是对生命本质的深切凝视。这些画面不属于任何主义,不标榜...
详细>>
|
|
|
|
|
|
09/16■张子康个展“生成”在上海开展
|
|
|
在通常的艺术认知中,我们习惯于从图像、形式语言或观念方法等专业层面进入作品。然而,张子康的绘画却提供了一种超越常规学术框架的“生命观看”的母本——它不只关乎技巧、风格或思潮,更关乎生命本身的通透与觉醒。
他的创作,不同于感性主导的图像收集、理性主导的系统建构,或非理性主导的话语强权,而是一种融汇了感性与理性、又超越其上的“灵性”呈现。疫情之后,他的作品愈发凸显出对生命本质的观照:粗砺的肌理、混沌的形...
详细>>
|
|
|
|
|
|
09/16■“丹青颂华诞 奋进新征程——青年画家郭文杰书画作品展”将在淄博开幕
|
|
|
金风拂叶,丹桂飘馨,祖国76周年华诞欣然将至。国之华诞当以雅韵礼赞,时代新程需以文化铸魂。为以笔墨礼赞家国,用丹青凝聚奋进力量,本次“丹青颂华诞
奋进新征程——青年画家郭文杰书画作品展”如期启幕。诚邀各界同仁驻足赏鉴,于尺幅间品家国情怀,于笔墨中感时代力量,共贺祖国华诞,同赴崭新征程。
郭文杰是淄博市2024年重点引进的高层次人才,现任教于淄博职业技术大学,亦是当代备受瞩目的青年画家。他师从书...
详细>>
|
|
|
|
|
|
09/16■笔墨丹青中的服章之美
|
|
|
在中国传统绘画中,服饰从来不只是人物的陪衬。当交领右衽的儒雅在绢帛上定格,当裙裾褶痕的韵律被笔墨捕捉,这些沉睡在绢素之上的文化密码,便在浓淡笔墨间舒展衣冠上国的美学信仰,于时空经纬中编织永不褪色的文明图谱。时至今日,我们依然能从褪色的绢帛上,触摸到那个“衣冠王国”的温度与灵魂。
《礼记》言:“礼仪之始,在于正容体,齐颜色,顺辞令。”当我们将目光投向先民的衣冠世界,会发现服饰从最初的蔽体之物,逐渐演变...
详细>>
|
|
|
|
|
|
09/16■中国合香
|
|
|
“中国合香”这一提法,听来似今人创制,其实历史颇为久远。早在清代乾嘉年间,王䜣所著《青烟录》即提出“中国合香”的概念,并针对历代流传香方的合和思路进行了细致解读。中国香学最有风格性的存在,确实就是“合香”的技术与配方,但此当称“合香”还是“和香”,其实还有讨论空间。
北宋洪刍所著《香谱》,在写作范例上有纲举目张的创辟之功,其中记载合香诸方的“香之法”集中出现,在传统香学史上引人瞩目。洪刍的《香谱》与...
详细>>
|
|
|
|
|
| | |